打造全疆重要新材料产业基地!哈密蓄能起势
来源:M6米乐官网登录 发布时间:2024-09-10 11:53:072024-09-10
近年来,哈密市立足资源优势、能源成本优势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基础,深入推动创新驱动型发展, ...
近年来,哈密市立足资源优势、能源成本优势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基础,深入推动创新驱动型发展,持续加强推进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技术、新产品脱颖而出,竞争新优势日益凸显,新材料产业逐步向集群化,规模化发展,哈密市正逐步建成全疆重要的新材料产业集群。
将多晶硅料放进1400多度高温的单晶炉内,经历30多个小时、8个工序加工,便生产出一根长3.8米、重约400公斤的单晶硅棒,新疆东疆版区硅光伏产业的空白由此填补。日前,“追风逐日看新疆”主题采访团走进位于哈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部循环经济产业园的清电硅业有限公司,在该公司年产40吉瓦单晶硅拉棒切片一期10吉瓦项目的单晶车间,120台单晶炉正在有序运转。
清电硅业有限公司制造部副经理李正和记者说,清电硅业单晶制造部总计装炉800台,目前400台处于调试阶段。“现阶段主要是针对多晶硅料到单晶棒的拉制,接着进行切断、切方、抛光……”李正说。
据介绍,清电硅业有限公司年产40吉瓦单晶硅拉棒切片一期10吉瓦项目的生产线炉型,具有低氧、低碳等优势,采用单晶集控智能化控制管理系统可将设备串联形成总控中心,自动化率超过85%。以前1个人控制5台设备,现在达到了50台,生产效率得以大幅提升。
清电硅业有限公司车间工作人员正在查看设备正常运行情况。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文堃摄
清电硅业有限公司技术研发部高级经理秦现东说:“目前试运行的100台设备,平均投料量为3.2吨,良品率为82%,到9月中旬,我们计划投料量达到3.5吨及以上,良品率达到86%以上。预计在年底前完成800台安装。”
记者了解到,清电硅业有限公司在哈密生产的单晶硅棒位于光伏产业链上游,半导体行业普遍的使用的基体硅材料通过融化拉晶、切割清洗等工序,加工制作而成太阳能电池芯片,在组装成不一样的规格的太阳能电池板后,便可大范围的使用在光伏发电项目,产品供应疆内和国内市场。
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强则经济强。哈密市坚持以大项目支撑大产业,大平台承载大发展,实现了智能化改造、绿色化转型、安全化提升。
近日,在哈密市落地的全国首家钛全产业链企业——新疆湘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由该公司自主创新研发并生产的20.56吨大型海绵钛钛坨陆续出炉。20吨大炉型海绵钛实现规模化生产,标志着我国海绵钛加工技术达到世界水平,同时实行了绿色生产,在比同行业节能10%~20%的同时,也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
新疆湘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战略发展部部长梁飞龙和记者说,截至目前,企业海绵钛产量为23000吨,钛材12000吨,预计到年底,海绵钛产量将达到36000吨,钛材2万吨,同比去年增长15%。“我们公司12个生产厂已进入满负荷生产,主要生产上中下游三大类十小类产品,目前整体已完成全年生产任务70%。”梁飞龙说。
作为金属材料,钛具有质量轻、强度高、耐腐蚀等特点,主要使用在于航空航天、舰船制造、交通运输、电力等领域。新疆湘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自2013年落户哈密后,已建成年产2万吨钛及钛合金生产规模,是国内首家“钛矿—海绵钛—钛加工品—钛制品”钛全产业链公司,也成为新疆唯一且顶级规模钛材产业基地。
梁飞龙说:“后期发展趋势有四氯化钛、海绵钛的智能化大型化,钛及钛合金的低成本化高值化高性能化。目前我们正在筹建3万吨高性能钛及钛合金新材料项目,项目建成后,公司海绵钛的年产量将达10万吨,钛材年产量5万吨。”
近年来,哈密市加快“风光”新能源开发利用,把能源优势转变为制造优势,持续加快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带动全链条发展。目前,已建成钛矿、海绵钛、钛材、钛用品等为一体的全钛产业链,是全疆唯一具有金属镁产业的地州市。
哈密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窦仁才表示,哈密市将推动新材料产业与新能源绿电消纳融合发展,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带动技术工艺升级,靶向企业招商,建设全疆重要的新材料产业基地,打造300亿级新材料产业基地。